黄柏冈前百岁翁,婆娑终日酒杯中。
此行得得烦君问,荒政如今惬老农。
【注释】
黄柏冈:地名,在今江西上饶。
百岁翁:一百岁的老人。
婆娑:形容人行动迟缓而悠闲自在的样子。
得得(dé dé):形容说话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烦君问:麻烦你多问几句。
荒政:指废弛的政事,这里指朝廷无道的政治。
惬老农:使老农高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百岁老人的闲适生活和对国家政治的忧虑,表达了他对朝廷无德的不满和对老农的关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黄柏冈前百岁翁,婆娑终日酒杯中。
此行得得烦君问,荒政如今惬老农。
【注释】
黄柏冈:地名,在今江西上饶。
百岁翁:一百岁的老人。
婆娑:形容人行动迟缓而悠闲自在的样子。
得得(dé dé):形容说话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烦君问:麻烦你多问几句。
荒政:指废弛的政事,这里指朝廷无道的政治。
惬老农:使老农高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百岁老人的闲适生活和对国家政治的忧虑,表达了他对朝廷无德的不满和对老农的关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独抚孤松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独抚孤松的作者是:袁甫。 独抚孤松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抚孤松的释义是:独抚孤松:独自一人抚摸着孤独的松树。 独抚孤松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抚孤松的拼音读音是:dú fǔ gū sōng。 独抚孤松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20句。 独抚孤松的上半句是: 莫知我心。 独抚孤松的全句是: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莫知我心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莫知我心的作者是:袁甫。 莫知我心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知我心的释义是:不知我心所想所感。 莫知我心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知我心的拼音读音是:mò zhī wǒ xīn。 莫知我心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9句。 莫知我心的上半句是:偕二三朋。 莫知我心的下半句是:独抚孤松。 莫知我心的全句是: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莫知我心
偕二三朋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偕二三朋的作者是:袁甫。 偕二三朋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偕二三朋的释义是:偕二三朋:与两三个朋友一同。 偕二三朋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偕二三朋的拼音读音是:xié èr sān péng。 偕二三朋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8句。 偕二三朋的上半句是: 有时携筇。 偕二三朋的下半句是: 莫知我心。 偕二三朋的全句是:有时携筇,偕二三朋。
有时携筇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有时携筇的作者是:袁甫。 有时携筇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有时携筇的释义是:有时携筇:有时拄着竹杖。 有时携筇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有时携筇的拼音读音是:yǒu shí xié qióng。 有时携筇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7句。 有时携筇的上半句是:入我盏斝。 有时携筇的下半句是:偕二三朋。 有时携筇的全句是:有时携筇,偕二三朋。
入我盏斝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入我盏斝的作者是:袁甫。 入我盏斝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入我盏斝的释义是:入我盏斝:即“倒入我的酒杯中”,是指将酒倒入酒杯中,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款待或邀请的感激之情。 入我盏斝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入我盏斝的拼音读音是:rù wǒ zhǎn jiǎ。 入我盏斝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6句。 入我盏斝的上半句是: 一一分明。
一一分明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一一分明的作者是:袁甫。 一一分明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一分明的释义是:一一分明:每一个都清楚明白。 一一分明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一分明的拼音读音是:yī yī fēn míng。 一一分明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5句。 一一分明的上半句是:万状难写。 一一分明的下半句是:入我盏斝。 一一分明的全句是:一一分明,入我盏斝。
万状难写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万状难写的作者是:袁甫。 万状难写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万状难写的释义是:无法描述的悲愤或激动之情 万状难写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万状难写的拼音读音是:wàn zhuàng nán xiě。 万状难写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4句。 万状难写的上半句是: 我抚亭下。 万状难写的下半句是: 一一分明。 万状难写的全句是:我抚亭下,万状难写
我抚亭下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我抚亭下的作者是:袁甫。 我抚亭下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抚亭下的释义是:我抚亭下:我抚摸着亭子的石栏。 我抚亭下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我抚亭下的拼音读音是:wǒ fǔ tíng xià。 我抚亭下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3句。 我抚亭下的上半句是:尊无与抗。 我抚亭下的下半句是:万状难写。 我抚亭下的全句是:我抚亭下,万状难写。
尊无与抗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尊无与抗的作者是:袁甫。 尊无与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尊无与抗的释义是:尊无与抗:无人能够与之抗衡,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卓越。 尊无与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尊无与抗的拼音读音是:zūn wú yǔ kàng。 尊无与抗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2句。 尊无与抗的上半句是: 群峰毕朝。 尊无与抗的下半句是: 我抚亭下。 尊无与抗的全句是
群峰毕朝出自《题陈和仲尊明亭》,群峰毕朝的作者是:袁甫。 群峰毕朝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群峰毕朝的释义是:群峰毕朝:众多山峰都来朝拜。形容山峰众多,如同臣民朝拜君王一般。 群峰毕朝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风格是:诗。 群峰毕朝的拼音读音是:qún fēng bì cháo。 群峰毕朝是《题陈和仲尊明亭》的第11句。 群峰毕朝的上半句是:极目一望。 群峰毕朝的下半句是:尊无与抗。
注释1:和晋斋兄韵三首,指与晋斋兄弟共同吟诗作赋。 注释2:家塾提纲属晋斋,指晋斋为家中塾学制定提纲。 注释3:絜斋气脉远乎哉,指晋斋的学术修养高远,难以比拟。 注释4:升讲开聋聩,指晋斋讲授课程时能够启迪学生,使他们耳聋也能听清。 注释5:衿佩跄跄济济来,指众多学子恭敬而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晋斋的,表达了对晋斋学问的敬佩以及对学子们的鼓励。晋斋为家中塾学制定了提纲,其学术修养之高远
不羡勋名逐日新 课孙种绩及青春 试将圆镜当空照 始识庐山面目真 注释 - 不羡勋名逐日新:不羡慕那些每日都有新成就的荣誉。 - 课孙种绩及青春:教导孙子种植庄稼,以体现自己的辛勤和成就。 - 试将圆镜当空照:比喻通过反思来洞察事物的真相。 - 始识庐山面目真:开始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实际生活的态度。诗中通过描述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禄
和晋斋兄韵三首 不爱金章紫绶纡,欣然玉局自安居。 近来作计谁云拙,六六之年创一庐。 注释与赏析: 1. 不爱金章紫绶纡:不羡慕金章和紫色的绶带,表示追求简朴的生活。 2. 欣然玉局自安居:心情愉悦地居住在自己的小院子里。 3. 近来作计谁云拙:最近在计划上遇到了困难,没有人能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 4. 六六之年创一庐:经过六年的时间,终于建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屋。 这首诗是宋代的一首诗
【解析】 题半霄亭,即题咏半霄亭。 题句:今天带着月亮登上山头,四面晴岚翠色好像要流溢出来。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以明丽的笔触勾勒出登临所见美景,表现了诗人高旷、超脱、豪放的性格。“今朝带月上山头”一句是全诗之眼,突出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喜悦之情。“面面晴岚翠欲流”描写了晴岚缭绕、青山如黛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颔联中,“青霄”二字暗寓诗人的抱负。“此处”以下为颈联,承上启下
【注释】 1.龙女泉:传说中龙王的女儿住在龙宫,她住在龙宫的泉水就是龙女泉。 2.迸:从深洞中流出。 3.万丈潭:深不见底的大水池。 4.一勺:一杯。 5.烦:麻烦,打扰。 6.试:试着。 【赏析】 这是一首咏泉诗,写诗人在山间小溪边偶遇一处清冽甘美的泉水——龙女泉后写下的即兴之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十四个字,是绝句中的短篇。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灵泉何事迸幽岩”,意思是
【注释】 崇圣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 翠瀑:瀑布。 戛玉新亭:用玉石砌成的亭台。这里指崇圣寺。 沛然:盛大的样子。 青天:天空。 【赏析】 崇圣寺是云南昆明的一座名刹,寺内有一泓碧水从高崖上飞泻而下,形成一道巨大的瀑布。这首诗就是诗人游览此景时即景抒情之作。首句“翠瀑”二字写景,次句“戛玉新亭却沛然”写观感,第三句“世事废兴皆若此,醉眠何用问青天”写感慨。诗虽不长,但意境宏大,气象阔大,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