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霜清木落时,金丸粲粲压枝垂。
贫家不作千奴计,一树庭前也自奇。

《咏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以咏橘为题,借物抒情,通过描述橘树在严寒中的坚韧生长及其果实的鲜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下面是诗句及注释:

  1. 风劲霜清木落时
  • 风力强劲:这里的“风劲”指的是强劲的寒风,强调了自然界中风的力量之大。
  • 霜清木落:霜降之后,树木开始落叶,这里用“清”字来形容霜的纯净和清晰,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1. 金丸粲粲压枝垂
  • 金丸:比喻橘果如同金色的珍珠一般,光彩夺目。
  • 粲粲:形容色彩鲜艳,光亮耀眼。
  • 压枝垂:指橘子挂满枝头,沉甸甸地垂落,形象描绘了橘子的丰满和成熟。
  1. 贫家不作千奴计
  • 贫家:指贫穷的家庭,这里反讽地说明即使家境贫寒,也不会将橘子作为奢侈品来培育。
  • 不作千奴计:千奴计是指不惜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来培养千个奴仆般的植物,此处反语表示不重视商业价值,而是珍视自然之美。
  1. 一树庭前也自奇
  • 庭前:指庭院前的空地,这里象征着平凡之处也能展现不凡的美丽。
  • 也自奇:表示即使是普通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无需过分雕琢。

这首词通过对橘树不畏严冬、傲然独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哲学的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