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人寰共一邱,欲穷远目更登楼。
苍藤碧藓树容晚,凉月好风山意秋。
莎径荒寒闻鹤唳,竹丛摇落见渔舟。
一声横笛碧天暮,诗在沧波芦荻洲。

【注释】

法界:佛教名词,指一切法的边际、界限。人寰:人间。一邱:一土,这里指山丘。欲穷远目更登楼:要想看到远处的风景还要登上高楼。苍藤:指苍劲的树木。碧藓:指青苔。树容晚:形容树木在黄昏时的景象。凉月好风山意秋:指秋天的凉月和好风,让人产生对山中景色的联想。莎径:长满青苔的小道。荒寒:荒凉寒冷。沧波:沧浪的水,这里借指江湖。芦茨洲:长满芦苇的沙洲。横笛:横吹的笛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写于诗人隐居期间。诗人以“法界”为题,把“法”与“人寰”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境。他想要穷尽远方的景物,于是登上高楼。诗人在描绘山中风景时,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景物仿佛有情,从而更加形象生动。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将树木比作“苍藤”,将青苔比作“碧藓”,将山意比作“秋”,都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鹤唳声、渔舟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卷。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领悟。读者在欣赏诗的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