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飘零学稼迟,吾侪舍此欲安之。
愁怀惯对寒灯话,老态惟应晓镜知。
中散不堪长忤俗,陶潜所好每违时。
西风落日蘋花岸,独立苍茫自咏诗。

【注释】

书剑飘零:指仕途不顺。

稼迟:种田慢。

吾侪:我辈,我们。

舍此欲安之: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安身?

愁怀惯对寒灯话:指愁闷的心情常常对着灯光说话。

老态惟应晓镜知:只有通过早晨的镜子才能看出自己的衰老。

中散:指东汉末年祢衡,字正平,平原郡临邑县(今山东陵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后为曹操所杀,时称“祢衡”。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西风落日蘋花岸,独立苍茫自咏诗:西风萧瑟,落日余晖映照着岸边的苹花,我一个人独自站在那里,默默地吟咏诗句。

【赏析】

《秋怀》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里孤独寂寞的情绪。

首联“书剑飘零学稼迟,吾侪舍此欲安之”,意思是自己虽然有满腹才学,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施展,只得隐居田园,过清贫的生活。这里的“书剑”指的是文房四宝中的笔和墨,而“学稼”则是指农事活动。

颔联“愁怀惯对寒灯话,老态惟应晓镜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这里,“寒灯”象征着夜晚的寂静和寒冷,而“晓镜”则代表着清晨的镜子,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老态和内心的愁绪,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中散不堪长忤俗,陶潜所好每违时”,则是对两位文人的评价。这里的“中散”指的是东汉末年的祢衡,他才华横溢,却被曹操杀害;而“陶潜”则是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以隐逸著称,但最终也未能逃脱世俗的束缚。这两句诗表明,尽管他们各有各的才华和志向,但在世俗的眼中,他们都是无法被接受的异端。

尾联“西风落日蘋花岸,独立苍茫自咏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西风吹拂着落日余晖下的蘋花,作者独自一人站在岸边,默默地吟咏诗句,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里的“蘋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河边或湖边,而“苍茫”则形容景色的广阔和深沉。

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人物和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