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雕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
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乃知旧物是筌蹄,薰染皇坟归茧纸。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赉文美承恩光。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迩来相传贵珠玉,或侈金屏夸绣缛。心游目视溺豪华,继发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期与君平分。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端溪湮塞焦桐已
- “端溪”指的是一种古琴名,“湮塞”意为被埋没或消失。这里可能意味着古代的端溪琴已经不被人使用了。
- “焦桐”也是对古琴的另一种称呼。
- “已”在这里表示已经完成或不再存在。
- 罗旅文房尚奢侈
- “罗旅”可能是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而“文房”则是指书房中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 “尚奢侈”表明人们还在追求奢华的生活,不愿意回归朴素。
- 古风雅志莫养成
- “古风雅志”可能指的是古人那种高尚的情操和志向。
- “莫养成”则表示不要培养或保持这种古风雅志。
- 从此词章堕雕靡
- “词章”通常指的是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
- “堕雕靡”意味着这些文学形式开始走向华丽繁复的方向。
- 仙岩名士独不然
- “仙岩”可能是指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名士”指的是有才学的人。
- “独不然”表示他们与众不同,没有随波逐流。
- 家有琴砚皆世传
- “家有”可能指的是家中珍藏着这些物品。
- “琴砚”是古代文人必备的工具,象征着文化传承。
- “世传”表示这些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 熨焦蛇断互左右
- “熨焦蛇”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类似于瑟或琵琶。
- “断互左右”表示这种乐器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左右手可以灵活转换。
- 俾受弹弄供磨研
- “俾受弹弄”表示让弹奏者能够随意弹奏。
- “供磨研”可能是指让弹奏者能够反复磨砺技艺。
- 耳根笔泽千载意
- “耳根”可能是指书法艺术中的一种技法,通过书写时用手指轻轻按压纸张来增加力度和韵律感。
- “笔泽”可能是指书写时笔尖留下的墨迹。
- “千载意”表示这种技法流传了千年,充满了深厚的意义。
- 字□挽回淳朴味
- 这里的“□”可能是错别字,应为“□”,表示某种符号或标记。
- “淳朴味”可能是指质朴无华的风格。
-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书写来恢复这种质朴无华的风格。
- 乃知旧物是筌蹄
- “筌蹄”可能是指捕鱼的工具,比喻方法或手段。
-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例如琴、砚等)来领悟真正的学问。
- 薰染皇坟归茧纸
- “皇坟”可能是指皇宫的陵墓。
- “茧纸”是古代的一种纸张,由蚕丝制成,质地细腻且坚韧。
-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物品在皇宫中被精心制作,最终回到了民间。
- 百篇因之奏帝傍
- “百篇”可能是指许多篇文章或者是许多卷书籍。
- “奏帝傍”表示呈献给皇帝。
-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文章或书籍因此得以传播到皇帝身边。
- 帝赉文美承恩光
- “帝赉”是指帝王赐予。
- “文美”可能是指文学上的造诣。
- “承恩光”表示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宠。
- 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 这句话的意思是回家后建立了一个充满古风雅致的书房。
- “家学始末”可能是指家族的教育传统和历史。
- 这句话是在告诫后人要牢记家族的教育和传统。
- 迩来相传贵珠玉,或侈金屏夸绣缛
- “迩来”可能是指最近一段时间。
- “贵珠玉”表示对珠宝玉石的重视。
- “侈金屏”可能是指用黄金制成的屏风。
- “夸绣缛”表示装饰华丽繁复。
- 这句话的意思是近来人们过分追求珠玉和华丽的装饰。
- 心游目视溺豪华,继发一言流近俗
- “心游目视”可能是指内心的感受和视觉上的享受。
- “溺豪华”表示沉溺于奢华之中。
- “继发一言”表示发表言论时可能会受到世俗影响。
- 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世俗。
-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 “嗟余”可能是指感慨自己的处境。
- “僻好”表示偏爱或喜好。
- “惟古文”表示只喜欢古文。
-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我偏爱古文,因此对这座书房的名字如此敬重。
- 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期与君平分
- “何时登堂”表示什么时候有机会去拜访这座书房。
- “相抚玩”表示互相欣赏和玩味。
- “古雅之意”指的是书房中蕴含的古风雅趣。
- 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自去这座书房,共同欣赏其中的古雅之意并与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