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
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

诗句释义:

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

译文:

在延平林力道阁上远眺,我看到了连绵不绝的青山被分为三部分,仿佛是三条河岸;而那清澈的水面在十里之外便合二为一,形成了两条小溪。更有那急流勇进地吞没了险峻的河流,难道还嫌弃这春天的河水浑浊如泥吗?

赏析:

陈渊在宋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之美好与人生之感慨。此诗中,他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江水澄澈的自然景观。千重青翠的山峰如同屏风一般,将江面分成了三段,而清澈的江水在十里之外便汇入了两条小溪。这里的“翠巘”指的是青翠的山峦,而“寒潭”则是指寒冷的水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

“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横流的江水不仅吞没了危险的河流,更显得壮美无比。然而,这清澈的春水却似乎并不嫌弃自己的浑浊,反而更加显得生机勃勃。这里的“横流”形容江水的奔流,“险濑”则是指险峻的河流,“浊如泥”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河水的浑浊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