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能令玉作山,千年那复更愁乾。
初疑云阵漏寒月,乍似鸥群趁急湍。
领客适当晴正好,结亭偏惬暑来看。
知君欲奉潘舆乐,千乘何如此地安。
和方漕孚若游瀑布
自然美景中感悟人生哲理
- 诗句原文
一派能令玉作山,千年那复更愁乾。
初疑云阵漏寒月,乍似鸥群趁急湍。
领客适当晴正好,结亭偏惬暑来看。
知君欲奉潘舆乐,千乘何如此地安。
- 译文赏析
《和方漕孚若游瀑布》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瀑布景象,表达了陈宓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友人的邀约。诗中“一派能令玉作山”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如同玉石般美丽;“千年那复更愁乾”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云阵、鸥群等元素,展现了瀑布的灵动与生机。结尾一句“千乘何如此地安”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关键词注释
玉作山:形容瀑布如玉般洁白,巍峨壮观。
潘舆乐:古代一种豪华的交通工具,象征着尊贵与享受。
千乘:古代车辆单位,一千乘战车,此处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
- 诗意表达
这首诗以瀑布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意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览瀑布时,被其壮丽景象所震撼,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景象,将瀑布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也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色,更融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