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不见意弥亲,来惬相思洗吏尘。
陋邑苦难留上客,好山终是恋高人。
同看腊底梅筠月,便想云间笋蕨春。
此去书堂能几驿,诗筒莫惮往来频。
【解析】
本诗作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是诗人在安溪任上时写给友人的。诗人以“景山相访”为由,写自己与友人相见时的欣喜之情。
第一联写久别重逢之喜悦。诗人用典,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渴望归隐的心情。
第二联写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陋邑”“上客”等词语,写出了诗人对这位贵客的厚爱和敬重。
第三联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云间笋蕨春”一句,既写景也点题。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能几驿”,意思是希望朋友能够平安到达目的地;“诗筒莫惮往来频”,意思是说朋友如果有什么要表达的,尽管告诉我,我会尽快回复。
【答案】
译文:
经过一年的不见,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来拜访我的时候,我很高兴能够洗去公务的尘埃。
我的小县城里难以留住贵客,美丽的山川终归留恋高雅之士。
一同欣赏腊底的梅花、筠竹之月,就想到云间的笋蕨春。
您这次去后路途会经过多少个驿站?寄给诗人的信筒请不要担心往来频繁。
赏析:
首联起句即点出“见”。作者在安溪做官期间,与友相遇,自然高兴。但久别重逢,又使两人都十分激动。“意弥亲”三字,不仅表现了久别的感慨,而且表现出了彼此间深厚的友情。
颔联紧承“见”字。这里说的是贵客来访,使诗人感到十分高兴。因为“来惬相思洗吏尘”,所以诗人对这位贵客十分喜爱,并想挽留他多住一段时间。
颈联从对方落笔。“陋邑难留上客”,表明自己没有能力挽留客人,这是说自己的小县太小,无法容纳贵客。但是,对于友人的来访,诗人还是非常珍视。因此,诗人用“好山终是恋高人”这句话表示自己的感情。
尾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诗人希望朋友能平安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并且不要过于担忧往返奔波,要多加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