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
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
滔滔儿女境,犹抱颖师弦。

【注释】:

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到达西峰寺见到弟弟,看到了他曾经住过的僧房。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我很快就进入高高的云雾中,和弟弟在寺院相见,聊起了我们的晚年生活。

惯吟茅屋下:习惯地在茅屋下面吟诵诗歌。

时打葛藤前:时常在葛藤前面弹琴。

应世未圆觉:应对世事没有完全达到悟道的境地。

无人识圣颠:没有人能够认识到圣者的境界。

滔滔儿女境:滔滔如流水的世俗境界。

犹抱颖师弦:仍然抱着弹奏琴弦的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与弟弟相聚于寺院的生活情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他们一起在寺院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赞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首句“檄便入云山”,诗人迅速进入高高的云山之中,与弟弟相见,表现了他们相聚的喜悦。第二句“相逢话晚年”,他们在寺院中畅谈着各自的晚年生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第三句“惯吟茅屋下”,描绘出他们在茅屋之下吟诗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最后一句“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则表达了他们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悟道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寺院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与弟弟相聚的喜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悟道境界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