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俗谁知运会元,逢场作戏逐时论。
梅花簪烛行呼野,竹叶装巾醉舞村。
幸是深山宽夜禁,苦无佳月破天昏。
鳌山盛事当年梦,老不禁寒早闭门。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张枢的《次黄长孺元夕韵》。
首联“流俗谁知运会元,逢场作戏逐时论。”描述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社会的失望。在作者看来,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却不知道真正的运气和机遇,只是盲目地追逐着世俗的眼光,做出一些无谓的事情。这里的“运会元”指的是命运的机遇,而“逢场作戏逐时论”则是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只是在舞台上做着表演,迎合时势。
颔联“梅花簪烛行呼野,竹叶装巾醉舞村。”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荒凉的画面。在寒冷的夜晚,人们点燃梅花烛火,互相打招呼,欢庆元宵节的到来;而在村庄里,人们戴着竹叶制作的头巾,跳着舞步,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这里的“梅花簪烛”和“竹叶装巾”都是节日中的装饰品,象征着喜庆和欢乐。而“呼野”和“醉舞村”则是人们在节日中的一种放松和娱乐方式,展现了一种淳朴和自然的生活情趣。
颈联“幸是深山宽夜禁,苦无佳月破天昏。”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在深山之中,没有严格的宵禁,可以尽情地享受夜晚的美好;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没有好月亮来打破黑暗,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沉闷和压抑。这里的“幸是深山宽夜禁”和“苦无佳月破天昏”都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的表达。
尾联“鳌山盛事当年梦,老不禁寒早闭门。”则是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作者回忆起过去在宴会上看到过鳌山(古代的一种建筑)的情景,那是他年轻时的梦想和回忆。然而,如今自己已经老去,无法再承受寒冷的天气,只好早早关上门窗,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的“鳌山盛事当年梦”和“老不禁寒早闭门”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