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
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
应百里李天益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高山处处著虚轩,来此凭阑便欲仙。下视浮云隔黄雾,平迎行日上青天。
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高山处处著虚轩,来此凭栏便欲仙。”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这里的高山、虚轩和凭栏都充满了诗性和画面感。而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来进一步强调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下视浮云隔黄雾,平迎行日上青天。”这两句话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既有云雾缭绕的美景,又有阳光透过云雾照向天空的景象。
第三四句“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则描绘了一座大桥横跨在溪流之上,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这里的“抱”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形容了溪流环绕着县城,又暗示了这座大桥对于城市的重要性。而“压”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大桥横跨溪流的气势。
最后一句“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则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面,许多人都在栏杆旁观政,而桥与水都被他们的视线所笼罩。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观政的场景,还巧妙地将桥与水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观政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