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
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

【注释】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

谁把:哪一位。深红浅绿:指花的色泽,深红色和浅绿色的花朵。羽翼:这里代指鸟。风阑:倚着栏杆看飞过风中的花。来仪瑞:指李天益。想像看:以想象中的情景来看这花。

【赏析】

《奉川十咏》诗之一,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奉天府(今沈阳)看到满地花开,想到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的诗,便以花为题,写景抒情。全诗以花喻人,通过赞美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颂扬之情。

首句“谁把深红浅绿蟠”,意思是说谁能把深红色和浅绿色的花朵盘绕在一起,即是谁把它们巧妙地搭配在了一起。这里的“蟠”字,是形容词,意思是盘旋、缠绕。这句诗描绘了满地花开的景象,通过花的颜色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次句“羽毛飞动倚风栏”,意思是说鸟儿展翅高飞,倚靠在风中的栏杆上。这里的“羽毛”和“倚风栏”都是动词,分别形容鸟儿的飞翔状态和依靠之处。这句诗通过对鸟儿飞翔的姿态和动作的描述,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和活力四溢的氛围。

最后一句“时人不识来仪瑞”,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不懂得欣赏这美丽景象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来仪瑞”指的是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的诗,是一种美好的事物。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天益诗歌创作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此作品的期待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开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和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通过对李天益诗歌创作的认可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