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赤白压层丘,见尽漳南一半州。
倦步且来消午暑,穿云此去彻鳌头。

【注释】

半漳亭:在今河北临漳县,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

飞檐:指亭子上的屋檐。赤白:指色彩鲜艳的瓦。

压层丘:压住层层山丘。

见尽:看得一清二楚。

倦步:形容疲乏的步行。

消午暑:消除午后的暑气。

穿云:穿过云层。

此去:指此处去。

鳌头:传说中的巨鱼(海中的大龟)的头部,比喻最高的位置。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临漳亭的美丽景色和游人对此的欣赏之情。

首句“飞檐赤白压层丘”,用飞檐、赤白、层丘等词描绘了临漳亭的建筑特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座美丽的亭子之中,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第二句“见尽漳南一半州”,则表达了游人对临漳亭周围美景的惊叹和喜爱之情,漳南地区风光秀丽,半漳亭更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临漳亭的宏伟壮观,又表达了游人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倦步且来消午暑”,则描绘了游人在炎热天气中漫步于临漳亭的情景。这里的“倦步”暗示着游人的疲惫与困乏,而“消午暑”则表达了游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相处,又表达了游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第四句“穿云此去彻鳌头”,则是诗人对临漳亭所在位置的高度赞誉。这里的“穿云”形容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而又壮丽的感觉;“彻鳌头”则暗喻临漳亭所在之地高耸入云,如同巨鳌之头一般巍峨壮丽。这一句既展现了临漳亭的自然景观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其地位的认可与尊崇。

全诗以临漳亭为中心,通过对飞檐、赤白、层丘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游人情感的体验,展现了临漳亭的独特魅力和诗意境界。同时,诗人通过细腻地刻画景物和表达情感,使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