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相向碧参差,插地擎天力不衰。
要学世人头亦白,晴烟时起数条丝。

【注释】五峰:指庐山。相向碧参差:形容山峰苍翠,参差不齐。擎天:指高耸入云。要学世人头亦白:想与世人一样年老。晴烟:雨过晴天时升起的轻雾。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江西庐山时的即兴之作,赞美庐山山势之雄峻,景色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峰相向碧参差,插地擎天力不衰”。庐山有七十二峰,主峰汉阳峰在东,其余诸峰皆环绕而立或分列两旁;远望如众星拱月,近观则层峦叠嶂,千姿百态。诗中说:“五峰相向”,是指群峰矗立,互相对称;“插地”、“擎天”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庐山的巍峨壮丽。

第二句写这些山峰,虽然高大雄伟,但并不单调,而是各有特色:有的像青翠的竹笋,挺拔秀丽;有的像奇形怪状的石柱;有的像巨大的笔架;有的像飞来峰等。诗人以“碧参差”形容它们青翠欲滴,颜色深浅不一,形态各异。

“要学世人头亦白,晴烟时起数条丝。”这里说的是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庐山云雾多,所以常常有细如丝缕的轻烟笼罩在山顶和半山腰上,给庐山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五老峰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