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水落平沙露,短艇悠悠寻泊处。
惊弦旅雁失群飞,贪饵修鳞随网去。
世情翻覆可沾巾,三千食客背田文。
不须更待年华老,便向东山卧白云。

酬李推官淮上见寄

霜寒水落平沙露,短艇悠悠寻泊处。

惊弦旅雁失群飞,贪饵修鳞随网去。

世情翻覆可沾巾,三千食客背田文。

不须更待年华老,便向东山卧白云。

注释与赏析:

霜寒水落平沙露,短艇悠悠寻泊处。

霜降时节,河水结冰,水面平静如镜,沙地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诗人乘坐一叶小舟,悠然自得地寻找合适的停泊之地。

惊弦旅雁失群飞,贪饵修鳞随网去。

突然之间,一群孤雁被箭矢惊飞,鱼儿贪图美味而陷入鱼网。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两种生物因贪婪而受到伤害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两个生动的例子,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担忧。

世情翻覆可沾巾,三千食客背田文。

世间的人情冷暖变化无常,即使是拥有众多宾客的贵族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诗人以“三千食客”比喻那些依附权势、趋炎附势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失望和批判之情。

不须更待年华老,便向东山卧白云。

不要等到年华老去才后悔没有像陶潜那样隐居山林。这里,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鼓励人们及早退隐,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功名的追求可能只是一种空想,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淮河边的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