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道士学弹琴,门外松萝锁翠阴。
濒海八龙朝出洞,隔山群鹿夜归林。
琪花过雨金风澹,玉树笼烟璧月沉。
三十六坛钟鼓寂,云璈声接步虚音。

宿大慈山悟真观

终南道士学弹琴,门外松萝锁翠阴。

濒海八龙朝出洞,隔山群鹿夜归林。

琪花过雨金风澹,玉树笼烟璧月沉。

三十六坛钟鼓寂,云璈声接步虚音。

注释:

  1. 终南: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秦岭山脉南段。
  2. 弹琴:这里指学习弹奏乐器。
  3. 翠阴:绿树成荫的地方。
  4. 琪花:珍贵的花朵。
  5. 金风澹:金色的风吹来,带来凉爽。
  6. 玉树:比喻高耸入云的大树。
  7. 璧月:玉制的月亮。
  8. 三十六坛:指佛教中的法会场所,通常有三十六个坛。
  9. 云璈声:指僧人诵经的声音,云璈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10. 步虚音:道教中的一种音乐,用以引导仙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寺院景象。首句“终南道士学弹琴”,以道士弹琴为引子,引出了终南山下的悟真观。第二句“门外松萝锁翠阴”,描绘了悟真观门前郁郁葱葱的松萝和翠绿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第三句“濒海八龙朝出洞”,描述了海边的八条龙朝出大海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宏伟的自然景观。第四句“隔山群鹿夜归林”,则表现了山上群鹿在月色下归林的生动画面。接下来的五、六两句“琪花过雨金风澹,玉树笼烟璧月沉”,以琪花和玉树为比喻,形容悟真观周围的自然美景。最后两句“三十六坛钟鼓寂,云璈声接步虚音”则表现了悟真观内部庄严肃穆的气氛,以及僧人诵经时悠扬的音乐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仪式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