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径崎岖去,飞萝次第扪。
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
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
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注释】

金地寺:位于今江西上饶县西南。唐代诗人李嘉祐曾于此隐居。

侧径(zhè jìng)崎岖,指山路曲折险峻。侧径:小路。

飞萝(luó):藤萝。次第(cì dì):依次。扪(mén):用手触摸。

山横欲无地:山峰横亘,好像要和大地连接起来一样。

路转却逢村:转过山弯,却遇到村庄。

竹柏:指寺庙中的竹子与柏树。围:环绕。荒(huāng)寺:废弃的庙宇。

莓苔:长满青苔的小石。缭垣:缠绕着墙壁的青藤。

残僧:已经离开的和尚。芋火:用木炭或枯草生火取暖。云根:指树木的根部。

【赏析】

这首诗是李嘉祐隐居金地寺时所写,诗中描写了他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首联“侧径崎岖去,飞萝次第扪”,写诗人在一条弯曲的山路上行走时,看到路边的野藤缠绕着山石,攀爬而上。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颔联“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雄伟壮观和村落的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颈联“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则转向描写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寺庙已经荒废多年,但依然被青藤缠绕着,显示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量与岁月的痕迹。这一细节既增添了诗句的诗意,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

尾联“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隐居生活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残僧”指的是那些已经离开寺庙的和尚们,他们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只知道享受当下的生活;而“芋火”则是指用木炭或枯草生火取暖的方式,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最后一句“老云根”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生长过程,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它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