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雏燕正依栖,又见南风递赤泥。
宣室殊恩子夜对,天章清问御书题。
可无上药蠲民瘼,有待司南觉世迷。
好在论功继皋益,毋庸问管渎曾西。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 “乌衣雏燕正依栖”
- “乌衣”通常是指南京的乌衣巷,这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 “雏燕”指的是燕子,春天时成群飞翔的燕子常常被诗人用来象征青春和希望。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一群小燕子正在巢中安静地栖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 “又见南风递赤泥”
- “南风”指的是暖风,通常在冬天之后春天来临之前吹拂。
- “递”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传递、传送或散布。
- “赤泥”通常指红色的泥土,可能暗示着春天的颜色或生机。
- 这句话可能描述的是温暖的南风吹过,带来了新鲜的泥土气息,象征着新生和复苏。
- “宣室殊恩子夜对”
- “宣室”指的是古代皇帝的书房,是皇家重要的场所。
- “殊恩”表示特别的恩典或待遇。
- “子夜”在古代指的是深夜,这里特指晚上。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夜晚,皇帝与大臣们进行的对话或讨论,涉及到特殊的恩典或待遇。
- “天章清问御书题”
- “天章”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是权威的象征。
- “清问”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询问或提问。
- “御书题”指的是皇帝亲自书写的文字或题目。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皇帝在深夜对大臣的提问,这种提问通常需要深思熟虑,显示出皇帝对国家大事的重视。
- “可无上药蠲民瘼”
- “上药”通常指的是高明的治疗方法或策略。
- “蠲”在这里意为免除、清除。
- “民瘼”指的是人民的疾苦或困难。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如果能有高明的策略来解决人民的疾苦,那么这些痛苦就可以被消除。
- “有待司南觉世迷”
- “有待”可能指的是有待进一步的行动或努力。
- “司南”是一种指南针,古人认为它能够指引方向。
- “觉世迷”指的是觉醒世人,使他们摆脱迷惑。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以使世界得到更好的觉醒和提升。
- “好在论功继皋益”
- “好在”在这里表示值得庆幸或值得庆祝的意思。
- “论功”可能指的是根据功劳进行评价或奖励。
- “继皋益”中的皋可能是皋陶的简称,皋陶是古代的一位著名法官,这里的“继皋”可能指的是继承先贤的事业,而“益”则表示增进或提高。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我们应该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也应该继续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毋庸问管渎曾西”
- “毋庸”在这里是表示不必的意思。
- “管渎”可能指的是管仲的故事,管仲曾因才能被齐桓公任用,后来因直言进谏而被放逐。
- “曾西”可能是管仲的另一位朋友,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 这句话可能是在说,我们不需要再问关于管仲的过去,因为他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知道正直和忠诚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治理国家、个人修养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期望。整体上,诗歌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智慧和决心,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经验,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和智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