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蜀宁蛮走阿瞒,功名继此坐天悭。
平生囊括华夷策,畏虎才教见一斑。

【注释】

(1)阿瞒:曹操的字。

(2)功名继此:指诸葛亮的事业可与曹魏相媲美。

(3)华夷:古代称汉族以外的各族为“华”,称汉族为“夷”。

(4)畏虎才教见一斑:意思是说,由于自己曾怕过老虎,因而对人对事都十分小心谨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诸葛亮《出师表》后有感而发写的。诸葛亮在这篇《出师表》中表示:“若奉主上之命,兴师动众,则臣愿以全部生命去报答国家的恩德。”作者读了《出师表》,深受感动,于是写下这首诗。首句“搴蜀宁蛮走阿瞒”中的“搴蜀”是指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宁蛮”是指平定南中以后,安抚了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句诗表明诸葛亮在南中地区取得重大胜利后,又率军北伐中原,消灭曹魏政权。诗人称赞诸葛亮能平定南中、平定西羌,使天下统一,并称颂诸葛亮功高盖世。第二句“功名继此坐天悭”中的“功名”指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坐天悭”指上天吝啬,不赐予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功业足以与曹魏相媲美,可惜上天吝赐给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第三句“平生囊括华夷策”中的“囊括”是包含、包罗的意思。这里的“华夷”指的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华夷策”指诸葛亮一生所制定的包含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国家的策略。第四句“畏虎才教见一斑”中的“畏虎”指刘备。“才教见一斑”指刘备因为怕被老虎咬伤而不敢轻举妄动。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由于自己曾怕过老虎,所以对人对事都十分小心翼翼。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全诗用典贴切,意境深远。作者通过赞诵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表现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