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薄宦走红尘,相见山灵厌俗氛。
咫尺岘山无计到,只应飞雨是移文。

《襄阳二首》是唐朝崔国辅所作的一组诗,其中蕴含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山水的向往。以下是这两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自怜薄宦走红尘
  1. 自怜:表示自我怜悯,对自己的处境感到遗憾或不满。
  2. 薄宦:指地位不高的官职,薄有微末之权。
  3. 走红尘:形容在官场中奔波忙碌,沾染了世俗的尘埃。
  • 相见山灵厌俗氛
  1. 相见:与“自怜”相呼应,表达了与自然亲近的愿望。
  2. 山灵:泛指山林中的精神、气息。
  3. 厌俗氛:厌恶世俗的污染,渴望回到自然的本真状态。
  • 咫尺岘山无计到
  1.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几乎触手可及。
  2. 岘山:即岘山,位于今湖北襄阳市,为古代文人雅士常游之地。
  3. 无计到:没有办法到达或接近。
  • 只应飞雨是移文
  1. 只应:只是应该如此。
  2. 飞雨:形容雨水迅速降落的景象。
  3. 移文:原指书信,这里比喻希望寄托在某种行动或变化上。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襄阳的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