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注释】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赏析】

《山居十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是第十首的第一句,全诗共十句,每句七言,都是写闲适的生活情趣。

“山居”,即山中隐居生活;“十首”指本组诗共有十首。“一室”:一室之中。“市声”:指城市里的喧闹的声音。“生经”:一生经历。“良”:确实、实在。“孤”:寂寞。“园花”:庭院中的花朵。“非独”:不仅,不只。 “笑”:“啼”的通假字,这里指鸣叫声。“风竹”:风中摇曳的竹子。“相娱”:互相娱乐。“为客”:作为客人。“求”:《诗经·小雅·鸿雁序》:“鸿雁于野,夫也为之设位焉,经营其巢室……求其友焉。”这里的“求”,意为请求。“鹅母”: 大鹅的母亲。“课”:《诗经·小雅·鸿雁序》:“鸿雁于野,夫也为之设位焉,经营其巢室……课其子女焉。”这里的“课”,意为教导、训练。“橘奴”:橘子的奴隶。“尔”: 你。“残年”:晚年。“温饱”:温饱,泛指衣食丰足。“外此”: 此外,除此之外。“亦”:也。“何须”:何必。

第一联:住在山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虽然一生经历很多,但不会感到孤独。

第二联:院子里的花不止是独自开放,它们相互间还相互欣赏和嬉戏。

第三联:作为客人,我请求一只母鹅,用来教导我的小女儿;家里需要柑橘这种水果,我让家中的仆人负责种植和培育。

末联:到了晚年,衣食丰足,就没有必要再去追求什么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他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通过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敬畏和尊重,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