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懒无诗到雪梅,僧窗驼坐拨萁灰。
朝来好语成快读,匕箸惊投不为雷。

【注释】

①雪梅:即梅花。因梅花在冬末春初开,故称“雪梅”。

②僧窗:僧人的居室。驼坐:指僧人静坐。拨萁灰:取火种。

③匕箸:古代吃饭用的筷子和匙子。惊投:被吓得扔掉或扔下。不为雷:不被雷击。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是诗人对赵丞(名不详)的赠答之作。赵丞是一位隐居山林的僧人,他喜欢梅花,所以诗人便以梅花来写赠答之意。全诗共三首,每首都写了梅花、僧人、诗人自己,而最后又把三者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与赵丞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诗人对赵丞隐遁生涯的赞赏。

第一首:“老懒无诗到雪梅,僧窗驼坐拨萁灰。”诗人说自己懒得作诗,因此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而僧人却喜欢梅花,于是诗人便写了这首诗来表达对他的敬意。第二句“僧窗”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小屋,“驼坐”则形容僧人静坐的样子。第三句“拨萁灰”指的是僧人用火种点燃炉灶。这一句中,诗人用了“拨萁灰”这一典故,意在赞扬僧人的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同时,“拨萁灰”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隐遁之志。

第二首:“朝来好语成快读,匕箸惊投不为雷。”诗人说清晨时读到一些赞美梅花的话语,感到十分快乐。而那些赞美的话语,竟然让诗人手中的筷子和勺子都吓飞了,以至于没有被雷劈中。(这里的“匕箸惊投”是指筷子和勺子被吓飞,而不是真的被雷击。)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赞语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第三首:“寄言僧室莫闲居,雪岭寒峰更著书。”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对赵丞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赵丞不应该在山中闲居,而应该去探索更加遥远的地方,去书写更加艰险的人生。这句诗既是对赵丞的劝诫,也是诗人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与赵丞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