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毫素筌蹄,波光野色凄迷。
舟舣树阴欲动,鱼惊帆影应低。

【题解】

此诗为题咏画中的景色的一首七绝。首句写画家,次句写画中景物,三、四句描写画外景色。全诗意境清幽,富有情趣。

【注释】

毫素:即毛笔,用牛角制成,长五尺余,是作画的工具。筌蹄:即鱼笼,用来捕鱼的网具,用竹条编成,形似猪蹄。这里借指捕鱼工具。

波光野色凄迷:水波的光映照着田野的颜色,使人感到凄凉迷茫。波光和野色都指画面上的景物。

舣(yǐ)树阴:停船在树木的阴影中。

鱼惊帆影应低:鱼儿受惊吓,惊动了水面上的帆船的影子,帆船的影子也显得低沉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主要写画中所绘之景,后两句则主要写画外之景,也就是诗人观画时的联想和想象。

“画师毫素筌蹄,波光野色凄迷。”这两句写画者用笔如画,画出了美丽的自然风景。“波光”与“野色”都是画面上的内容,但诗人更注重的是“波光”。因为“波光”更能表现出水的美丽,更能体现出水的动态美。而“野色”虽美,却给人一种静态的感觉,缺乏动感。另外,“波光”还能反映出水波荡漾的情景,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因此,这两句诗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能充分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舟舣树阴欲动,鱼惊帆影应低。”这两句则写诗人在画外观画时的感受。诗人看到画中的小船停靠在树下,仿佛随时都会动起来;而画中的鱼儿受到惊吓,惊动了水面上的帆船的影子,帆船的影子也因此显得低矮了些。这里的“欲动”与“应低”都形象地描绘出了鱼儿和帆船的影子被风吹动的情景,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感。同时,这些动作也暗示了画中的生活场景,让这幅画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景色和诗人观画时的联想与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