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馀。
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下面逐句解读: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馀(注释1:随世:顺应世事;功名:名誉和地位;非所望:不指望;称家:指家庭情况)
青衫出指论奇字(注释2:青衫:古代读书人的装束;出指:用手指;论奇字:研究奇特的汉字)
白发挑灯写细书(注释3:白发:指年纪已长;挑灯:点着油灯;写细书:写精细的书信)
译文:
顺应世事,对名与利的追求不抱有太大的期望,根据自己家庭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追求额外的富裕。用手指研究奇特的汉字,点着油灯细致地写书信。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他主张顺应世界,不必过分追求名声和利益。他认为,只要家庭能够过得去,不需要追求额外的财富。这种思想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知足常乐。
在研究汉字时,他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是通过手指来感受汉字的构造和韵味。这种深入的研究方式,显示了他对文字的热爱和尊重。
在书信写作中,他选择在油灯下工作,这反映出他在夜晚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勤奋和专注。这种细致的书写态度,也反映了他对朋友深深的关怀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