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诗著海山书落爪,向来那免世人疑。

【注释】金华:今属浙江省。牧羊:指放牧,这里指隐居山野、不问世事的意思。西真:即西真道人,道士的自称。攘桃:指《桃花源记》中渔人误入深山而得桃源故事。何代儿:即何代之人。诗著:指诗书。海山:大海和高山,泛指名山,这里指隐居之地。落爪:指诗书落到地上的声音。那免:那能免除。世疑:世人怀疑。

【赏析】诗人自号“东丘生”,是唐宋以来著名的隐逸诗人。此诗写他隐于浙江东阳(金华)的事迹。首句说自己像东晋王羲之一样,是一个牧羊的少年;后两句则表示自己像《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一样,误入深山,却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乐土,所以不能被世人所怀疑。

全诗用典故较多,但并不晦涩难懂,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朴素。诗的前两句,以“金华牧羊小家子”总领下文;三、四句,分别点出“西真”、“攘桃”与“何代儿”这些典故;最后两句,又从“诗著海山书落爪”与“从来那免世人疑”两方面,表达了诗人隐逸山林的思想感情。

前两联主要描写了作者归隐山林的生活。诗人以牧羊童子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却过着闲适的生活。在山林中,他与世无争,享受着自然的恬静与安宁。

尾联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所以遗人者,以其不以死亡异生,不以没命贵其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之所以给予人们恩惠,是因为他们不以死生的不同作为区分,也不因为死亡而看重自己的过去。诗人在这里借喻自己虽然隐居山林,但却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没有受到世俗的干扰,这也正是他对世人的一种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