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巾竹杖过荒陂,满面东风二月时。
世事纷纷人老易,春阴漠漠絮飞迟。
士衡去国三间屋,子美登台七字诗。
草绕天西青不尽,故园归计入支颐。

【注释】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寓居在刘仓的官舍里,傍晚散步经过郑仓台。

纱巾竹杖:用竹枝作成的头饰和手杖(竹杖),这里指诗人自己。

荒陂:荒凉的水边地。

满面东风二月时:春风满面,是说春天来了。二月,即农历二月。

世事纷纷人老易:人事纷扰,人容易衰老。

春阴漠漠絮飞迟:春日天气阴沉,柳絮飘落得很慢。

士衡:王粲,字士衡。三国魏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去国三间屋:离开故乡三年。

子美:杜甫字子美。

草绕天西青不尽:青翠的草地围绕到西方天边,依然没有尽头。

故园归计:回到家乡的打算。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作者离开长安赴蜀途中的诗歌。首联两句写诗人漫步郑仓台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纱巾竹杖过荒陂”中的“纱巾”指的是头巾,古代文人多用它来束发,这里用作代词。次句“满面东风二月时”,写的是诗人暮春时节漫步郑仓台时的所见所感。这里的“东风”是指春风,是诗篇的抒情背景;“二月”是指春季的二月。“二月”点明季节,为下文的“风”作铺垫。“满面东风”既写出了春风拂人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轻扬。

颔联两句写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世事纷纷人老易”一句中的“纷纷”是形容事物纷繁杂乱;第二句“春阴漠漠絮飞迟”中的“阴”是阴天的意思,“絮”是指柳絮,也写作絮。这里的“阴”和“飞”都是修饰语。这一句写的是春风虽已吹绿大地、吹落柳絮,但春天的景色却显得阴沉暗淡。这一句既是对上句中“二月”、“东风”的进一步描写,又是对下句中“絮飞”、“春阴”的进一步烘托。这两句中,“纷纷”、“易”、“飞迟”三个词语都含有“快”的意思,而“阴”则是“慢”的意思,这就形成了鲜明对照。

颈联两句是全篇的主旨。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离开故乡已经三年,此时他又要离开了。

尾联两句是全篇的结穴。诗人在郑仓台上徘徊了很久,久久不忍离去。最后,诗人终于下定决心,准备离开故乡回成都去了。

这首诗是一首写于作者离开长安赴蜀途中的诗歌。全篇以时间为线索,写了诗人在郑仓台的所见所思。首联两句写诗人漫步郑仓台时的所见所感;中间四句写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后两联是全篇的结穴,诗人决心离别故乡回成都去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