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的方向,如本诗“衡岳道中其三”,是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所以答题时要围绕诗句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答。同时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情感态度,并指出作者的用意等。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城中望衡山”:站在城中仰望衡山上的云彩,犹如天上的飞盖在云雾缭绕之中穿行。

译文:站在城中望着衡山上的云彩,如同天上飞盖在云雾中穿行。

注释:衡山,即南岳衡山。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为我国五岳之一。诗人以“望”字起头,点明“望衡山”之目的,而首句写“望”,则又暗示了“来”的意向,为下文写“来”伏笔。衡山在湘江之畔,诗人从城上遥望衡山,只见一片白云,飘忽不定地在山间游移。“浮云”二字,写出了云彩的轻盈缥缈之状,也暗寓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心随云去。“作飞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浮云飘忽不定的神态。“飞盖”是古代帝王所乘坐,这里指云彩。“作”字,表现了作者由望到疑、进而肯定的感情变化,也表明了作者对浮云的羡慕之情,因为云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动,无拘无束地漫游,而人却要受到种种拘束,不能像云那样自由地飞翔。

“朅来岩谷游”:忽然来到岩洞山谷里游玩。朅,通“崛”。

译文:忽然来到岩洞山谷里游玩。

注释:“朅来”的意思是忽然,突然而来的意思,“岩谷”指的是险峻的山间峡谷,这里指诗人忽然来到险峻的山间峡谷游玩。

“却在浮云外”:却不知自己是在浮云之外呢还是在浮云之内。

译文:然而却不知道是在浮云之上还是在浮云之下。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衡山下的岩谷中游赏观景,因浮云飘渺而感到身在云外,有飘然欲仙之感。诗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座高耸入天的衡山;后两句写情,写诗人在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产生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

【答案】

衡山(南岳)道中其三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却在浮云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