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
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
注释:
跋外祖存诚子帖:跋是古代书信后记或文章结尾的署名,此指跋者自己的名号;外祖指的是母亲的祖父,存诚即母亲的父亲;子即儿子,此处指作者。
乱眼龙蛇起平陆:乱眼龙蛇指字迹,起平陆意指书法作品。乱眼龙蛇,形容字迹纵横交错,如龙蛇飞舞一般。起平陆,意指书法作品如同在平地上展开一般。
前身羲献已黄墟:羲献,指羲之和献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以行书著称;黄墟,这里代指坟墓。前身羲献,意指自己与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羲之和献之有相同的身份或经历。已黄墟,意味着已经化为黄土。
客来空认袁公额:袁公,指唐代书法家袁滋,他善写楷书,人称“袁公”。额,这里指额头,也泛指人的面部。空认袁公额,意为客人来到面前,只能通过他的书法作品来辨认他的身份。
泪尽惭无杨恽书:杨恽,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辞赋家,他的《报孙会宗书》流传千古,被誉为千古绝唱。泪尽惭无杨恽书,意为眼泪流尽,却无法写出像杨恽那样的辞赋。
赏析:
这首诗是跋外祖存诚子帖的内容,表达了跋者对母亲父亲的尊敬以及对自己书法水平的自谦。
诗的开头两句:“乱眼龙蛇起平陆,前身羲献已黄墟。”描绘了一幅书法作品的画面,字迹纵横交错,犹如龙蛇飞舞,让人叹为观止。而前身羲献,则是指母亲父亲曾经与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羲之和献之有过相同的身份或经历。
接下来的两句:“客来空认袁公额,泪尽惭无杨恽书。”则是表达了跋者的情感世界。客人来到面前,只能通过他的书法作品来辨认他的身份,这是一种无奈和失落。而泪尽惭无杨恽书,则是对自己书法能力的自嘲,认为自己的书法水平无法与杨恽相比。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作品的描绘和跋者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对过去和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和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