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
人间风露不到畹,
只有酪奴无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至,
萧艾从来不共春。
注释:
人间:人世间。酪奴:指牛奶。
风露:指自然的恩泽,也泛指恩惠、润泽。
畹:一亩地的面积,这里比喻宽广的土地。
酪奴无世(shuì)尘:比喻不受世俗污染,保持纯真。
何须:何必要。
秋风至:秋天到来时。
萧艾:指萧草和艾草。萧与艾都是一种草,但形态不同,萧为高大,艾为矮小。
从来不共春:永远不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赏析:
《墨戏二首·兰》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纯真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将这种生活态度与世俗的纷扰和诱惑进行对比,强调了保持内心纯洁的重要性。
诗的前两句“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冷漠与疏离。诗人将人世比作一片广袤的土地,其中没有自然的恩泽和滋润,只有像牛奶一样纯净的人才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这一比喻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世俗世界的无奈与排斥。
接下来的诗句“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好并不需要等到秋风来临,萧艾这种草虽然在外形上显得与众不同,但它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色,从不与春天一同到来。这一诗句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即应该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独立,不被外界所影响。
《墨戏二首·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诗中所表达的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