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
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
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
未知横笛子,亦解此意不。
春风所经过,水色如泼油。
垂鞭见落日,世事剧悠悠。
【注释】
玉仙:唐时对仙女的称谓,这里泛指神仙。
郭:外城。
成毁:成就与毁灭,比喻世事的得失。
浪:虚妄,浮华。
横笛子:《列子·汤问》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洋洋兮若江河。”后人遂以“横笛”代指知音或知己。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诗。作者在春天里来到郊外,看到春风所经的地方水色如泼油,心情舒畅,于是便赋诗一首。诗中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知音难寻的感慨。
首句“路归马上再赋”,点明此行的目的。诗人骑着马,沿着乡间的小路回家。这句诗既描绘了作者归家的情景,又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次句“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诗人突然想到自己曾在梦中见到过一位美丽的仙女,于是便决定去追寻她。这里的“偶然”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偶然性,又暗示了诗人对这位仙女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诗人骑马追了很久,终于追上了那位仙女,但却发现她已经转身离去。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又暗示了诗人对这位仙女的不舍之意。
第四句“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诗人感叹世间的成败得失都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而人生却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烦恼。这里的“成毁”、“今昔”都是比喻,意指人生的得失荣辱。
第五句“未知横笛子,亦解此意不。”诗人问道:你是否能理解这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呢?这里的“横笛子”指的是知音或知己,意指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尾联“春风所经过,水色如泼油。”春风拂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宛如泼洒的油彩。这里以“水色如泼油”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轻抚下,水面上的涟漪荡漾开来,犹如油彩般绚丽多彩。
末联“垂鞭见落日,世事剧悠悠。”诗人骑着马,看着夕阳西下,感叹世事的变幻莫测。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挚感人,又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