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门外数峰青,合看芙蓉展看屏。
回首东郊晴日出,千人跃马上天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赏析。

“融州西楼望山”:融州西楼,即广西融县的西楼,是古代岭南名楼之一。融州地处广西中部,这里以山水之胜闻名。诗人登上融州西楼,远眺群峰,不禁发出赞叹。

“西楼门外数峰青,合看芙蓉展屏风”:西楼门之外,有数座山峰苍翠欲滴,如同屏风一般装点着这美丽的景色。

“回首东郊晴日出,千人跃马上天廷”:回身一望,只见东郊阳光明媚,万道金光从天空洒下,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天上腾空而起。

“译文”:

登上融州西楼,遥望远方的青山。

西楼门外,那群山青翠欲滴,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举目四望,只见东郊晴空万里,阳光照耀大地,如同万道金光从天空倾泻而下,让人感觉如入仙境。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那一场盛大的阅兵典礼,士兵们骑着战马,如龙如虎,直冲云霄,场面十分壮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当时诗人正处在仕途中,他游历岭南时登临融州西楼,眺望山川风光,心情舒畅,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五绝。

首句起笔不凡:“西楼门外数峰青”,一个“青”字,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境界;“合看芙蓉展屏风”,则又把读者引入了另一个境界。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放眼望去,远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它们就像一块巨大的屏风,矗立在山间。诗人用“屏”字形容竹林茂密,恰切生动,形象逼真。接着写近处,西楼门外的山峰连绵起伏,青翠欲滴,宛如一座座屏风。

“回首东郊晴日出,千人跃马上天庭”。这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进一步刻画。在诗人眼中,那些山峰仿佛是屏风上的图画。而在这晴日的映衬下,那些山峰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诗人的视线由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后一句“千人跃马上天廷”,更是将画面推向高潮,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壮观的场面:成千上万的士兵骑马奔腾向前,他们像飞龙一样腾越而上,直冲云霄。整首诗通过描绘眼前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