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番留我杀鸡多,老齿如今不奈何。
本是年凶甘隔阔,论情非为酒来过。

【注释】

①卢子俞:即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②蕃(fān)番留我杀鸡多:蕃番,这里指吐蕃。吐蕃与唐朝有和亲关系,所以称吐蕃为蕃。

③甘隔阔:甘心隔阂疏远。

④论情:讲情。

⑤来过:路过。

⑥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75年冬在成都作客时所作。当时,诗人正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中任节度判官,因对王炎的一些做法不满,就以“诗酒自娱”来排遣心中的不快。

首句写吐蕃使者的殷勤厚意,次句写自己因年老而力不从心,最后一句写自己不愿因私情而疏远朝廷。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译文】

番番留下我宰杀许多鸡,年老齿落如今不能胜任了。

本来天时不好要远离故土,但讲情理不是为了借酒浇愁。

【赏析】

此篇作于公元1175年冬,作者在宣州任上。当时,作者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中任节度判官,因对王炎的一些做法不满,便以“诗酒自娱”。此诗便是他在蜀中写的一首答谢友人的诗。

诗的首句“番番留我宰杀多”,意思是说吐蕃人十分客气地挽留他,要他宰杀很多鸡来款待他们。这一句表面上是写吐蕃人的盛情,实际上也表现了作者的某种心态。吐蕃使者如此热情地接待他,说明吐蕃人很看重他;而他呢?却“老齿如今不奈何”,老了,无能为力了。“老齿如今不奈何”,是说自己老了,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做官了,只能做些闲散事。这句表面是写自己的处境,实际上却是借机抒发自己的感慨,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衰老不堪了。

第二句“本是年凶隔阔”,“年凶”是唐人口语,意为年景不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吐蕃人如此热情地款待他,是因为吐蕃当年曾受唐王朝的恩惠,因此才这样招待他。“本是年凶”四字既写出了吐蕃的用心,又表明了吐蕃人的一片诚心。吐蕃人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忠心,特地设宴款待他。然而,对于吐蕃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这次聚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唐王朝表露一番心意——吐蕃人是尊敬唐王朝的,他们感激唐王朝对他们的恩惠。所以,他们才如此热情地款待他。

第三句“论情非为酒来过”,意思是说,虽然吐蕃人热情地款待他,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因此而忘记唐王朝。吐蕃人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功利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借机讨好唐王朝。他们这么做,只是出于对唐王朝的敬仰之情,只是想表达他们对唐王朝的一片赤诚之心而已。

末两句“论情非为酒来过,甘心隔阔不相往”,意思是说,吐蕃人的热情款待,并不能使他忘掉唐王朝,反而使他更加思念唐王朝了。既然吐蕃人这么诚恳地表示要与他结交,那么他就不应该辜负他们的期望,应该尽快回去报效大唐。但是,他又不想离开吐蕃,因为那里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有许多朋友。所以他决定留在吐蕃,继续为唐王朝效力。

他并没有忘记唐王朝。虽然他暂时留在吐蕃,但是他心里时刻想着唐王朝。他时常想起唐王朝的种种好,也时常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吐蕃人的热情款待并没有使他忘记唐王朝,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归国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吐蕃人的热情款待,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一方面,他感谢吐蕃人的盛情款待;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对不起唐王朝,因为他暂时留在吐蕃,没有立即回朝报效。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