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风元不隔扃扉,桑柘松筠匼匝围。
溪贯一原藏曲折,山罗万象欲腾飞。
仙坛起雾成丹灶,玉女披霞作彩衣。
寂寂幔亭天籁息,笙箫疑向夜深归。
诗句逐句解释:
阆风元不隔扃扉,桑柘松筠匼匝围。
这句诗描述的是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其中“阆风”可能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风或者是某种仙境中的风,而“扃扉”则是指关闭的门户,表示隔绝外界的意思。接着提到“桑柘松筠”,即桑树和柘树围绕四周生长,形成天然的屏障,这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生态平衡。溪贯一原藏曲折,山罗万象欲腾飞。
这句话描述了武夷山内部的溪流贯穿整个平原,水流中藏着无尽的曲折,显示出山间的复杂多变。同时,山上的景色如同无数种不同的事物,它们似乎在努力想要腾空飞起,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仙坛起雾成丹灶,玉女披霞作彩衣。
这里的“仙坛”可能指的是神仙的祭坛,而“丹灶”通常与炼丹有关,这里可能是说有仙人在此炼制仙丹。而“玉女披霞”则是形容仙女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美丽异常。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图。寂寂幔亭天籁息,笙箫疑向夜深归。
“幔亭”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建筑或场所的名字,它显得非常安静,以至于连自然界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最后一句中的“笙箫疑向夜深归”可能是在描写夜晚时分,笙箫声渐渐消逝,让人误以为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写法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使得整首诗歌的氛围更加浓厚。
译文:
阆风原无隔阂,桑柘松筠环绕。
溪水流淌蜿蜒,山峦上万象生辉欲飞翔。
仙境起雾如炼丹炉,仙女披霞如五彩衣裳。
寂静的庙宇中,自然声音消失,仿佛是夜深时候笙箫声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既有现实感又充满神话色彩的武夷山仙境。诗人以“阆风”、“仙坛”、“玉女”等元素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神秘莫测的仙境图景。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溪流、山峦、云雾、笙箫声——诗人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力量,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