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
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
注释:
- 傅氏:指傅岩,字子融。
- 揖桂林:在桂林城外一山,即象鼻山。
- 徐子融书阁所见:指的是《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徐霞客在桂林的所见。
- 见山之阴:指的是站在山的北面。
- 见山之阳:指的是站在山的南面。
- 戏成一绝:即以诗的形式写成一首绝句。
- 呈子融:将这首诗给徐霞客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徐霞客游历桂林时所作,通过描绘桂林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傅氏为引,开篇就提出了桂林这个地名,并以此引出了桂林的象鼻山。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站在象鼻山下看到的景色,山中有诛茅地,却允许我们从背面看到它,这种描写既形象又生动,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桂林的美景。
诗人又以徐子融为引,提到了他曾经在桂林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桂林的感受。这种写法既展现了徐子融的经历,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人以诗的形式写成了这首诗,并将其呈献给了徐子融。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桂林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