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高赏趁春晴,不记年华几甲庚。
花酒一时双遣至,却愁不似对梅清。
【注释】
红梅:红艳的梅花。公美:即张公美,字公美。年有红梅之约:指元代诗人张养浩与友人相约赏梅时写诗以表志趣的雅集。花酒:指赏梅饮酒。不记年华几甲庚:意谓不计较岁月,只图眼前赏心乐事。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至正八年(1348)正月。当时张养浩因直言进言触怒权奸,贬为济南同知。他到任后,在趵突泉畔赏梅花,饮花酒,写下了这首《和王奉议梅花诗》。全诗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诗人不畏权贵,洁身自好,追求高洁情操的精神。
首联“红梅高赏趁春晴,不记年华几甲庚”,是说梅花盛开,正值春天晴朗天气。我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去赏梅,也不计较自己已过了多少年华了。“甲庚”是天干地支的合称,这里指年龄。这两句表明,诗人在赏梅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已过了多少年华,而只想着眼前的美景。
颔联“花酒一时双遣至,却愁不似对梅清”,意思是说,我赏花饮酒都到了极点,却担心自己比不上梅花那么清高。这里的“花酒”是泛指,既指赏心悦目的美景,也指醇厚的美酒。诗人在赏花饮酒之际,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遭遇,感到自己还不如梅花那样高洁、清白,所以“却愁”。
尾联“不记年华几甲庚,只期此日胜今年”,意思是说,我忘却了已经度过多少年华,只希望在这美好的一天胜过今年。“只期”就是希望的意思。这句是说,诗人虽然忘却了自己的年华,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像这天一样美好。
整首诗通过赏花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贞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