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一字尧夫易,八十一篇扬子玄。
今古是非那复辨,仲尼尤不废韦编。
注释:本诗为王安石的《了斋自警六首》之一。了斋,即王安石的书房。
尧夫易:《周易·系辞上》曰:“古之人无有遗行焉,其善皆不欲见诸外。”此之谓也。
八十一篇:指《周易》卦爻辞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故称六十四卦。《汉书·儒林传序》:“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扬子玄:指《淮南子·要略》。
仲尼:孔子。韦编三绝: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公孙丑上》)后用以比喻勤学好问或钻研问题。
译文:
你本没有读过《周易·系辞》,却自诩精通其中的道理;
你读《周易》卦爻辞已达到八十一次,仍然不知天高地厚。
如今古往今来是非曲直那还有可辨之理,孔子还常常使用《周易》的卦象来启迪人们的智慧。
赏析:
本诗是一首告诫世人不要妄自菲薄、好高骛远的作品。诗人通过“本无一字尧夫易”和“八十一篇扬子玄”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敬畏之心,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圣人也不能说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接着,诗人又用“今古是非那复辨,仲尼尤不废韦编”进一步指出了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无法完全摆脱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总结,他用孔子勤奋好学的典故来劝诫世人,强调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