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莫问唤祁嘉,望断宗周黍稷华。
斗帐高眠聊避客,深衣暂到漫为家。
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
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
次龙山韵
窗间莫问唤祁嘉,望断宗周黍稷华。
斗帐高眠聊避客,深衣暂到漫为家。
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
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
注释:
次龙山韵:即咏龙山的诗,这里指作者自己写的龙山诗。次,指诗歌的次第,这里是说这是第二首。
莫问:不询问。
望断:看得见却看不见。宗周:周代诸侯国名,这里借指故乡。
黍稷华:泛指庄稼。
斗帐:一种方形的小帐子。
深衣:一种长袍,这里指隐居的生活。
元亮:陶渊明号,字元亮。
伯牙: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他的音乐,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太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后人以“伯牙”比喻知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一次答赠之作。诗人以咏龙山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首句“窗间莫问唤祁嘉”,诗人以“窗间”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望断宗周黍稷华”,诗人用“望断”来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用“宗周”来指代故乡,用“黍稷华”来比喻庄稼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二句“斗帐高眠聊避客”,诗人以“斗帐”作为隐居生活的象征,以“高眠”来表达自己的安逸和自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深衣暂到漫为家”,诗人以“深衣”来象征隐居生活的简朴和清雅,用“暂到”来表达自己暂时的隐居状态,用“漫为家”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随意和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诗人通过与友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认同。诗人用“荒草”来形容隐居生活的荒凉和寂寞,用“元亮”和“伯牙”分别来代表两位隐士陶渊明和俞伯牙,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仰和向往。
最后两句“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用“老矣”来表达自己的衰老和无奈,用“悲欢总无奈”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用“仙书频读览荒遐”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深沉,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