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回紫禁,步玉捧宸旒。
肆眚遵虞典,欢传十二州。
【注释】
- 鸣銮:指天子的车驾,銮是古代皇帝的车子。
- 紫禁:即紫宸殿,皇宫中的正殿,这里代指朝廷。
- 步玉:形容步履轻盈。
- 宸旒(chénlí):帝王所坐的龙椅上悬挂的珠串,借指天子。
- 肆眚(sìshěng):指宽恕罪犯。
- 欢传十二州:指喜庆之事传遍了整个天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之一。全诗四句,内容涉及皇帝回朝、登临紫宸殿、赦免罪犯、喜悦传播全国等主题。
首句“鸣銮回紫禁”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场景,鸣銮是指天子的车驾,紫禁是皇宫的正门;次句“步玉捧宸旒”则描述了皇帝在宫中的情景,步玉表示皇帝的步伐轻盈如玉,宸旒指皇帝座位上悬挂的珠串,借指天子;第三句“肆眚遵虞典”,说明皇帝宽恕罪犯的行为符合古代的典法;末句“欢传十二州”则表明这种喜悦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国家。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功绩和仁政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