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
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
既与斯人尝共乐,固应有患即同忧。
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祇坐筹。
【注释】
东山谢安:指东晋的谢安。他年轻时隐居在会稽东山,后出仕为官。
江南第一流:指谢安。
常不肯利名求:常常不追求名利。
壮年甘向东山隐:年纪轻轻就愿意到东山隐居。
须将妓女游:要与歌妓们游乐。
与斯人尝共乐:同这位友人曾经共享过欢乐的时光。
固应有患即同忧:当然应该共同忧虑国事。
后来一为苍生起:后来为国家人民而奋斗。
破敌成功祇坐筹:打败敌人取得胜利时,只坐着筹划谋略。
【翻译】
谢安:东晋的谢安是江南地区的杰出人物,他从不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费心劳力。
壮年甘向东山隐:他年轻时就喜欢在东山隐居生活。
暇日须将妓女游:闲暇的时候,他一定要和歌妓们一起游乐。
既与斯人尝共乐:同这位友人曾经共享过欢乐的时光。
固应有患即同忧:当然应该共同忧虑国事。
后来一为苍生起:后来他为百姓的安危而奋斗。
破敌成功祇坐筹:打败敌人取得成功时,他只会坐在那里策划谋划。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它通过赞美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对谢安的崇敬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为国为民的壮志豪情。
首联“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两句点出了题意——写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谢安的品格。诗人用“江南第一流”这一富有诗意的词语,赞颂了谢安的高风亮节。“居常不肯利名求”,表明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一个“不肯”字,道出了谢安一生不慕虚名,不贪财利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颔联“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两句描写了谢安晚年的生活。他年少有成,才华出众,但却不贪图个人名利,而是甘愿隐居东山,过着恬淡宁静的生活。闲暇之余,他会邀集歌女歌舞作乐,享受着人生的快乐。这里的“甘向东山隐”指的是他年轻时就有退隐之心,而“须将妓女游”则是指他在隐退之后仍能享受到生活的愉悦。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谢安的风采,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薄态度。
颈联“既与斯人尝共乐,固应有患即同忧。”两句表现了谢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与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经共同度过了许多欢乐时光,但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们也会共同忧虑国事,共同为国家的安危而奋斗。
尾联“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祇坐筹。”两句则表达了谢安最终实现了他的抱负和理想。在他的带领下,终于为国家人民而奋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他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做出贡献时,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战略计划,而不是夸耀自己的功劳或享受自己的成功。这两句诗不仅赞扬了谢安的功绩,也表达了作者对为国家人民而奋斗的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