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
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
【注释】
过九疑:题中九疑指代的是南岳衡山。九嶷,即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以南。
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现在皇帝的功德被祭祀了很长时间,但是皇帝的遗像却要依靠粗糙的木板来悬挂。疏椽,指粗糙的木头。
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谁能为皇帝的塑像画上丹青呢?请把这幅画交给梅福,给他十万钱作为报酬吧。梅福,字子安,是东汉末年隐士,传说他隐居于湖南长沙,以卖酒为业,后受召为官。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衡山九峰之“九老峰”的诗。九老峰因唐代文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等句,所以人们常将九老峰和王勃联系起来。王勃在这首诗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诗人在这里借指衡山九峰,认为衡山就是“九老”,也就是“人杰地灵”之地。
首联点明题旨,指出衡山是帝王祭天的圣地,如今依然受到世代人们的祭拜。颔联写衡山九峰,用夸张手法,将衡山比作“遗像”,而自己只能为这尊“遗像”绘画,这是自谦之语。颈联写自己请求给“遗像”画像的事,也是自谦之语。尾联写请求给画像的人报酬,这是自谦之语。全诗以自谦为主,体现了诗人的谦冲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