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寸清纯玉不如,入波陶发冷萧疏。
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
墨带花香临近涧,泓沉灯影了残书。
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数寸清纯玉不如,入波陶发冷萧疏:形容一块美玉虽然只有几寸大,但比那些巨大的玉石更加珍贵。因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其内在的纯净与质地。
- 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以金钱无法衡量的价值来比喻这块美玉的无价。将美玉比作价值连城的荆山之鸟,而将璞石比作深入河川之中的鱼儿,象征着真正的价值是内敛、深远而难以用外在之物来衡量的。
- 墨带花香临近涧,泓沉灯影了残书:通过墨香和灯火在溪边散发的景象,暗示学问如泉水般深沉,知识如书页般残缺不全。这里的墨香与灯火象征了学问和智慧的传承,而溪边的景色则象征着学问的源远流长。
- 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指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因为名气的大小而改变其价值的,强调了真实能力和名声的重要性。这里的“端歙”可能指的是人的品行和才能,而“士不虚”则表达了真正的人才不会被虚假的名声所掩盖。
高似孙的《宋江都研》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对艺术、知识和品德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文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