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肯为蟹飞霜,蟹亦贪诗老更狂。
枫叶已随诗共冷,菊花能为酒先忙。
平生尔雅谁能熟,此去玄经孰敢荒。
剪去吴淞半江水,渔翁不敢叫沧浪。
青天肯为蟹飞霜
赵嘉父送松江蟹赏析
在宋代诗人高似孙的《赵嘉父送松江蟹》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螃蟹与青天之间发生了奇妙的互动:青天竟愿意化作飞霜,为螃蟹增添几分神秘色彩。而螃蟹本身则因贪恋诗韵而显得更为狂放不羁。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隐喻。
诗中“枫叶已随诗共冷”,意味着秋天的枫叶仿佛也感受到了诗歌带来的寒意,与诗韵一同冷却。这里的“冷”不仅是物理上的寒冷,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孤独和沉思。而“菊花能为酒先忙”则揭示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菊花在酒香中盛开,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平生尔雅谁能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这种追求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追求让我们不断前行,寻找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而“此去玄经孰敢荒”则表达了一种责任和担当。诗人在这里用“玄经”来暗示自己肩负的责任,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最后一句“剪去吴淞半江水,渔翁不敢叫沧浪”则是对渔民生活的同情和关切。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渔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不少渔民为了生计而劳作。诗人在这里用“沧浪”来象征大海,表达了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高似孙的《赵嘉父送松江蟹》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探讨,诗人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值得我们欣赏和品味,更应该引发我们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