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两制比三衙,千骑犹如布素家。
何日龙巾容吐酒,而今纱帽自煎茶。
十年胶柱空调瑟,三月羹梅始见花。
醉里不知身在此,梦魂犹傍御袍纱。

诗句释义与赏析

解析陆佃《答张朝奉四首·其二》中诗句含义及情感表达

  1. 诗句原文解读
  • 谁将两制比三衙,千骑犹如布素家。
  • 何日龙巾容吐酒,而今纱帽自煎茶。
  • 十年胶柱空调瑟,三月羹梅始见花。
  • 醉里不知身在此,梦魂犹傍御袍纱。
  1. 诗句翻译
  • 谁将两制比三衙,千骑犹如布素家。
    译文:谁能将两制的高位比作三衙的高位,千骑如同布和素一样整齐。
  • 何日龙巾容吐酒,而今纱帽自煎茶。
    译文:何时能像龙的头巾上绣着酒字那样自在地饮酒?现在却只能戴着纱帽自己煎茶。
  • 十年胶柱空调瑟,三月羹梅始见花。
    译文:十年来在琴弦上反复调音,却无法弹出心中的琴瑟之声;三个月后,只有梅花才真正绽放。
  • 醉里不知身在此,梦魂犹傍御袍纱。
    译文:醉酒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梦中的灵魂还依附在华丽的官服之上。
  1. 诗句鉴赏
  • 诗中运用比喻手法,将朝廷官员的职位比喻为千骑的行列,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的威严与有序。
  • 通过“何日龙巾容吐酒”表达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
  • “而今纱帽自煎茶”则揭示了官场生活的现实压力与无奈,反映出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 “梦魂犹傍御袍纱”展现了诗人在梦境中依然保持清醒头脑的形象,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清醒认识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1. 创作背景与时代意义
  • 这首诗作创作于宋朝时期,具体时间为陆佃在官场经历挫折后所写。
  • 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官场的风气与文化氛围。
  • 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权力斗争、仕途沉浮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1. 诗歌结构分析
  • 全诗共四句,每句均以七言绝句形式呈现,结构紧凑而富有节奏感。
  • 首句“谁将两制比三衙,千骑犹如布素家”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官与普通百姓的差异。
  • 第二句和第三句分别描述了官员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
  • 末句“醉里不知身在此,梦魂犹傍御袍纱”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1. 主题与思想深度
  • 本诗的主题是反映诗人在官场中的困惑与挣扎,以及他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妥协。
  • 通过对比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诗歌中的“梦魂犹傍御袍纱”寓意着诗人虽然身处现实之中,但心系远方的理想国度。
  1. 艺术风格与表现技巧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了复杂的情感世界。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龙巾”“纱帽”,巧妙地暗示了官场的繁复与束缚。
  1. 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 本诗作为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诗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