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薄便冬暖,箪空畏午饥。
临成乞米帖,看入借车诗。
学古心犹壮,忧时语自悲。
公卿阙自重,社稷欲谁期。
本诗为陆游晚年寓居生活之写照,透露出他对世事的淡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 第一句:描述裘虽薄但足以御冬之暖,箪空却因午时饥饿而忧虑。裘,皮衣;箪,竹编食器。表达了诗人即使物质条件简陋,依然能够感受到温暖。
- 第二句:临近完成学业之际,向人乞求米帖以维持日常所需。米帖,指学生向师长求助的书信。反映了诗人在学习之余,也关心自己的生计问题。
- 第三句:看到别人的车马出行,心生羡慕之情,借以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他人的快乐,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
- 第四句:虽然学古之人精神饱满,但对于国事忧心忡忡,表现出了深沉的忧虑之情。学古,指学习古代典籍。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
- 第五句:在忧国忧民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悲观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 第六句:公卿自视甚高却缺乏自知之明,暗示了当时一些高位重臣的傲慢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欲望和社会风气的批评。
- 第七句:社稷即国家,欲谁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期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
《寓叹三首》不仅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对于人生、社会和国家深刻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情感世界及其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