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浪随摇楫,新凉入岸巾。
断行初到雁,空担暮归人。
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
疏钟起诗思,迢递度烟津。

【注释】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组诗的第一首,描写诗人泛舟湖上的情景。首联写舟行时水波与船摇荡的情状;颔联写初到异乡的游子,在黄昏时仍归家去的人,都有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颈联说人们常说贫困不是病痛,却不知懒惰才是真的病态;尾联写自己因思乡而产生一种惆怅之情。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感情真挚,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暮春时节,杜甫在长沙草堂闲居无事,于是乘兴出游,泛舟湖上,写下了一组即景抒怀之作。

“细浪随摇楫,新凉入岸巾。”这是写泛舟湖上所见之景。“细浪”指江中细小而连续的水波。“摇楫”,摇着船桨。“新凉入岸巾”,是说湖水和岸上的凉意一起扑面而来。这里,诗人把舟行时的动态和静态景物融为一体,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旅途景色。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湖上泛舟的景色,又渲染出诗人泛舟时的愉悦心情。

“断行初到雁,空担暮归人。”这两句写泛舟时见到的景象。诗人泛舟湖上,忽然看见一行大雁飞过,便想到自己初到异乡,就像这孤雁一样,不知何日才能回到故乡。这两句诗以大雁自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漫道”是说。“懒”是懒惰的意思。“真”是确实之意。这两句的意思是:常有人说贫穷不是病痛,却不知道懒惰才是真正的疾病。诗人用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自己认为贫穷是病痛,是由于懒惰造成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穷困潦倒生活的感慨。

“疏钟起诗思,迢递度烟津。”这两句是写诗人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后,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诗篇来。“疏钟”指寺庙里稀疏的钟声。“迢递”是远远地,形容距离长的样子。“烟津”指烟雾缭绕的渡口。这两句诗是说,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诗人的思绪被牵动起来,于是吟咏起诗篇来。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描绘了自己听到钟声后的心情活动。

前两句写泛舟途中所见所感,后两句抒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感情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