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园丁刈霜稻,村女卖秋茶。
缺井磨樵斧,枯桑系钓槎。
客来那用问,此是放翁家。
【注释】
幽居:隐居在山野之中。
二首:指《闲居即事》的两首诗。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天晴了,鸡儿早早地归巢栖息;秋风萧瑟,大雁排成了一字长蛇阵。
园丁:指种田的人。刈(yì)霜稻:收割晚熟的稻子。霜,这里指稻谷成熟时变白。
村女卖秋茶:指卖茶叶。茶,这里指茶树。
缺井磨樵斧:缺少一口井,只好到外面打柴烧水。缺井,没有井。
枯桑系钓槎(chá):用枯树枝做成的钓鱼竿。槎,同“查”。
此是放翁家:这是放翁家,指诗人自己的家。
【译文】
天晴了,鸡儿早早地归巢栖息;秋风萧瑟,大雁排成了一字长蛇阵。种田的人收割晚熟的稻子;卖茶叶的女贩把茶树砍倒。缺少一口井,只好到外面打柴烧水;用枯树枝做成的钓鱼竿。这是放翁家,指诗人自己的家。
【赏析】
这首《闲居即事》,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个片段,表现了诗人闲居时的恬淡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全诗四句写景,两句抒情,情与景相融,情景相生。
诗的前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着笔写景,写出山村的清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雨霁鸡栖早”一句点明时间,说明诗人是在雨过天晴之后,一大早上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风高雁阵斜”,这一句则从视觉角度来写景物。“斜”,表明天气转凉,而大雁南飞,暗示时令已进入秋季。“鸡栖”,即鸡归巢,古人以为鸡有五德,即鸣为晨、见善则为德、临财则为仁、见危则为勇、视死而为义,因此古人有“闻鸡起舞”“闻犬吠而兴作”等说法,此处用“归巢”二字,便有闻鸡而起之意。“风高雁阵斜”一句,以景衬情,暗寓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
接下来两句写农人活动。“园丁”即种田的人,他们要忙于收割晚熟的稻子。“村女”即卖茶叶的女子,她们忙着将茶树砍倒,准备做新茶。这两句写农家忙碌之状,也烘托出山村的宁静与美丽。
诗的中间两句由写景过渡到抒情。“缺井”二字点出了村里的缺水问题,“磨樵斧”说明村民们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不得不到外面去打水。“枯桑系钓槎”,则形象地描绘出村民们利用枯树枝作为鱼竿的生动画面。
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前两句写自己居住的地方远离尘嚣,环境优美,生活安逸。后两句则直接点题:“此是放翁家”,表明这是诗人自己的家。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道出心声,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