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暑不可触,忽惊如许凉。
轩窗云作暝,草木雨生香。
蒲叶先秋霣,蝉声入夜长。
自欣无一事,岸帻倚胡床。
残暑得小雨颇凉
午热不可触,忽惊如许凉。
轩窗云作暝,草木雨生香。
蒲叶先秋霣,蝉声入夜长。
自欣无一事,岸帻倚胡床。
【注释】
- 残暑:指炎热的夏天过后,天气逐渐变凉。
- 午热:中午时分的炎热。
- 触(chù):碰触。
- 暝(míng):傍晚,天黑。
- 霁(jì):雨雪停止,天色放晴。
- 蒲(pú):一种水草。
- 霡(xī):降落,这里指降雨。
- 霣(fèi):同“霏”,形容细小的雪花或雨点的样子。
- 岸帻(zé):古代的一种头巾,用以遮脸。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夏末秋初的雨景和诗人心情的诗。诗人在酷热的夏日之后,突然迎来了凉爽的雨天。他感到十分惊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首联「残暑得小雨颇凉」描述了诗人感受到的凉意。「残暑」指的是炎热的夏天过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得小雨」则表示雨水的到来带来了一丝凉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突如其来的凉意的惊讶和欣喜。
颔联「轩窗云作暝,草木雨生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色。「轩窗」指的是窗户,「暝」是指傍晚。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雨后天空的变化和室内的温馨氛围。同时,「草木雨生香」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植物散发出的清新香气,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颈联「蒲叶先秋霡,蝉声入夜长」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蒲叶」指的是水草,「秋霡」形容细碎如雨般的飘落。诗人观察到这些细节,并通过声音的描述增强了画面感。而「蝉声入夜长」则描绘了夜晚中蝉鸣的悠长,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宁静的氛围。
尾联「自欣无一事,岸帻倚胡床」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自欣无一事」意味着诗人没有其他烦心事,能够享受这份宁静。「岸帻」是古代的一种头饰,「胡床」是一种轻便的坐具。诗人选择靠在胡床上,享受这一刻的安宁,表达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感激和珍惜。
这首诗通过对夏末秋初的自然景物和诗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