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
畬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
客驻观农馌,儿归遗母羹。
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

【注释】

社: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举行,所以称为社。雨:指春社的雨水。畬(xū):田土。神鼓:即雷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观农馌:看农夫播种。羹:指用食物喂鸡。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时值春耕时节。

首联点题,以雨晴作对,表现诗人对农事的关怀;颔联描写农家春耕的情景,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景作铺垫;颈联写农民忙碌,突出其辛勤劳动;尾联抒发感慨,表达诗人对农民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出游”一题下,诗人以游赏之眼来观察社会,从农村景色中反映农村面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

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举行,所以称为社。雨:指春社的雨水。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郊游的所见所感。

“社近频逢雨”,写诗人在社前遇到连续下雨的情况。

“春深却喜晴”,说春天到来,天气渐渐转暖,连阴雨天气也过去了。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春天里心情的变化。

“畬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写农民在春耕时,冒着细雾耕种田地,远处传来雷鼓声。

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民们在春耕时忙碌的场景。

“客驻观农馌,儿归遗母羹”,写诗人在观看农民们春耕时,客人停下来观看,孩子们回家去给母亲做饭。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看到农民们的辛劳而感到感动。

“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这是全诗的结尾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后农民的喜悦和对国家稳定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