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人间老大身,更堪从此数新春。
鼕鼕漏鼓催窗色,急急文书动驿尘。
病后光阴常自惜,客中节物为谁新。
壮心只向邮亭尽,自揣头颅莫问人。

注释:

乙未元日:即乙未年的正月初一。元日,指农历年中的第一个月日,即春节,亦称“元日”、“元旦”。

五十人间老大身:在五十岁这个年龄的人,已经算是老的了。

更堪从此数新春:更何况在这春节来临之时。

鼕鼕漏鼓催窗色,急急文书动驿尘:夜深时分,一串串急促的鼓声敲碎了寂静的夜空,搅乱了窗外的色彩;紧急的文书飞驰,扬起了驿路上的尘埃。

病后光阴常自惜,客中节物为谁新:生病之后,我常常珍惜着这宝贵的时间;客居他乡,我不禁感叹,这节日的事物为何要如此新奇呢?

壮心只向邮亭尽,自揣头颅莫问人:我的壮志雄心,只能在驿站上消磨殆尽,自己估量着头颅,却不必向他人询问。

赏析:

这首《乙未元日》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诗题中的“乙未”,指的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当时作者正处在仕途不顺的境地,因而有感于时事而作此诗。

首联“五十人间老大身,更堪从此数新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的感慨。诗人用“老大”一词形容自己的年龄和经历,暗示了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更堪”二字表达了诗人面对新春到来时的复杂情绪。

颔联“鼕鼕漏鼓催窗色,急急文书动驿尘”描述了春节期间热闹的景象。诗人用“鼕鼕漏鼓”来渲染夜晚的氛围,用“急急文书”描绘出繁忙的政务场景。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节日与公务之间鲜明的反差。

颈联“病后光阴常自惜,客中节物为谁新”表达了诗人对疾病和孤独的感受。诗人通过“自惜”和“为谁新”这两个疑问,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他人幸福的羡慕。

尾联“壮心只向邮亭尽,自揣头颅莫问人”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他人的冷漠。诗人用“壮心”来形容自己的抱负和激情,但最终只能在邮亭上消磨殆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个人情感的压抑。

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之间的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