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醉中出西门偶书》中的前四句,全诗如下: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注释:
- 古寺闲房闭寂寥:在古寺的空房内,显得十分寂静。
- 几年耽酒负公朝:多年来沉迷于饮酒,辜负了朝廷之重。
- 青山是处可埋骨:无论何处,青山都可以用来埋葬自己的尸骨。
- 白发向人羞折腰:年老的头发已经变得苍白无力,面对他人时会感到非常羞愧。
- 末路自悲终老蜀:走到了人生尽头,只能在蜀地度过余生,感叹人生的无奈。
- 少年常愿从征辽:年轻时曾经渴望参加征战,为国家而战。
- 醉来挟箭西郊去:喝醉了之后,抱着弓箭向西郊走去。
- 极目寒芜雉兔骄:放眼望去,只看见寒冷的荒野上,野鸡和兔子在嬉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醉酒后走出城西门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首两句写他在古寺里感到孤独寂寞,因为多年沉迷于饮酒而辜负了朝廷之重。中间两联则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终点的无奈和对年轻时梦想的怀念。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他喝醉后的行为,以及他所看到的荒凉景象。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